【學院介紹】

設院時間:2000年(時稱 人文社會學院)

更名時間:2024年8月1日(改稱 人文傳播暨社會科學院) 

宗旨

本院成立之宗旨,秉持創辦人 證嚴上人「以人為本」的教育理念,落實本校「慈悲喜捨」精神,在院內均衡發展人文、傳播與社會科學,並與本校其他五個學(書)院進行教學與研究合作,提供本校人文社會科學理論與思想的基石;一方面在實現學術多元化目標,積極培育符合社會需要的跨領域人才,同時亦冀望落實本校「慈悲喜捨」精神,加強對弱勢群體的協助與服務。

特色

一、人本專業
結合「人文社會」、「心理」與「教育」的專業知能,培育具有人文精神、社會工作、諮商輔導及教育理念的優秀人才。

二、數位人文
將數位科技融入各學門領域,增益跨領域且具開創性的能力。

三、學術利他 人文精神的社會實踐
跨領域之學以致用,增益學生人本專業、多元文化理念及跨域應用的實踐力,落實對弱勢群體的協助與服務。

四、在區域資源共享方面,本院與東華大學的系所形成互補,並共享圖書設備、人力支援及研究成果等學術資源,二者結合成為東部的學術重鎮,並提供相當完整的教育資源。本院學生及花東地區人士可依個人興趣與生涯規劃,在本院各系所開授的課程中,接受基礎及進階訓練。

展望

一、依循本學校深耕東臺灣、接軌全球的核心價值,本院以「人文精神的社會實踐」為核心,鏈結慈濟四大志業資源,培育具人文素養與國際移動力之教育創新、傳播與媒體科技等跨領域人才,成為全球慈善志工大學與難民關懷教育的典範學院。

二、學術研究方面,本院以人文專業、教育創新與跨領域為實踐策略,加速國際化發展以建構全球宏觀格局,同時,深化與鄰近區域的大學進行跨校教學和研究交流,積極培育在地專業人才。
中長程目標以拓展專業學術特色,與國內外大學成為夥伴關係,透過教師和學生學術交流與研究合作,提升本校及本學院各學系所的國際能見度。